最新消息

診所簡介

醫師簡介

診療項目

專業設備

自我檢測

衛教分享

 診 療 項 目

 便秘

現代人生活忙碌,許多人都有便秘的問題,尤其女性居多。便秘容易引發痔瘡、肛門損傷或有膿瘡等,此外糞便長時間待在腸道中,糞便裡的含氮物質容易被大腸的細菌發酵,產生毒素,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脹氣、口臭、血液循環不良、黑斑等症狀,毒素積在體內也容易引發大腸直腸癌。

陳醫師為大腸直腸科醫師,有十幾年治療便秘的經驗,問診詳細,除了藥物之外還有從生活習慣上去著手,以下分享一些治療便秘的方法。

解決便秘的方法

  1. 踩著小凳子上廁所:
  2. 「蹲式馬桶」因為角度關係,比起一般常見的「坐式馬桶」更容易使便便排出,一般家裡都是坐式的馬桶,建議可以加一個小凳子踩在腳下,減少身體和大腿的角度,有利於排便。

  3. 固定排便時間:
  4. 最理想的排便時間為每天早餐後約30分鐘,建議早睡早起,早上起床先來杯開水,再吃早餐,有利於腸道蠕動。

  5. 適當的活動:
  6. 例如散步、騎腳踏車等。

  7.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:
  8. 當有便意時馬上去廁所,勿拖延或忍住。

  9. 飲食調整
    • 多喝開水: 每日約2000~3000 CC(含湯、果汁等飲料)。
    • 吃蘋果香蕉: 蘋果和香蕉均富含山梨醇、果寡糖與纖維質,可幫助腸道益菌增生與刺激腸道蠕動。
    • 黑木耳膳食纖維高: 黑木耳富含水溶性纖維素,能穩定血糖,幫助腸道好菌生長,促進腸胃蠕動。
    • 亞麻仁籽油潤腸道: 可在早上空腹喝15c.c.富含Omega-3的亞麻仁籽油,可潤滑腸道,還有抗發炎的效果。除此之外也可以攝取富含油脂的魚類例如鮭魚、秋刀魚等。
    • 鳳梨酵素緩解脹氣: 鳳梨含有鳳梨酵素、維生素C,鳳梨酵素有助消化腸道過多的蛋白質,減緩脹氣

 腸躁症

腸躁症又稱為大腸激躁症,在診斷的標準上包括至少三個月(連續或反覆發作)有以下症狀:

  1. 腹痛或腹部不適,且在排便後症狀可以緩和,並可能有排便次數及形態的改變。
  2. 超過四分之一的日數,以下五項中符合兩項以上的條件:
    1. 排便次數改變(每天三次以上或每週少於三次)
    2. 大便形態改變(硬團塊或 是稀便、水便)
    3. 排便感覺改變(如必須用力,急便,或是感覺排不乾淨)
    4. 大便中帶黏液
    5. 腹脹

引起大腸激躁症原因?

腸激躁症基本上被認為是功能的問題,它可能是腸胃道蠕動或感覺神經的機能不正常所引起,有些病人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情緒緊張或壓力引起。

如何診斷?

必須先排除許多疾病,例如乳糖不耐症、寄生蟲感染、大腸癌等,因此除了病史之外還必須做一些檢查,例如:糞便潛血檢查、血液及生化檢驗,甚至大腸攝影或大腸鏡檢查。

如何治療?

  1. 改變飲食:
  2. 避免乳製品,含蔗糖及山梨糖的食物及飲料,過量的咖啡及會產氣的食物,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、無麩質飲食。

  3. 藥物治療:
    1. 腹瀉為主→可以使用抗乙醯膽鹼或止瀉藥
    2. 便祕為主→軟便劑,及促進腸蠕動之製劑或使用纖維製劑
    3. 腹痛為主→抗乙醯膽鹼及三環抗憂鬱劑
    4. 焦慮症狀→也可以使用抗焦慮藥物
  4. 益生菌
  5. 心理治療